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与已建交30余年的旧金山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哲匠之道:中国美术学院旧金山特展” (From / To: the Frontier of Chinese Art Education)及“感受力的贫困:21世纪艺术教育圆桌论坛III”(Poverty of Sensibility Panel 21: Art /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II)。
11月16日,展览开幕式在旧金山美术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东华、文化参赞肖夏勇、教育领事李韧竹,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副院长高士明,旧金山美术学院院长戈登.诺克斯、前院长弗莱德.马丁教授,管怀宾、施慧、姚大钧等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以及美国艺术家与艺术机构代表等嘉宾出席。旧金山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研究生专业主任任敏主持。

旧金山美术学院院长戈登.诺克斯表示,他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庆祝旧金山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稳固友谊。他说,“艺术能够将世人联系在一起,艺术教育能够传承人类的核心价值观。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对艺术十分尊重和重视。他非常高兴能够与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并有机会学习中国艺术文化。”
三十五年前,不远万里去到中国为中国美术学院与旧金山美术学院建立友谊桥梁的前院长弗莱德.马丁教授致辞,并接受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赠送的特别以马丁教授作品制作的画册。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东华首先祝贺活动圆满召开,并祝中国美术学九十年校庆生日快乐。他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也走出了自己的路线,传承历史、开放对外、呈现创新格局,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激烈的个体自觉、多元的实验方式开拓了新时期中国艺术的先锋探索之路。中国美术学院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是佼佼者。旧金山艺术学院是美国最古老的艺术高校之一,它不仅经历了上世纪一些美国重要的艺术运动,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中艺术先锋探索精神的化身。是中国改革开放让两所院校走在了一起。在三十余的交流中,两校共同将艺术教育向前推进。本次活动不仅呈现了凝聚着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也展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勇于探索的宏大胸襟。这是两所院校交流与合作丰硕成果里程碑。”
他希望两所院校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开启新时期更丰富、紧密、全方位的合作,并持续为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国美院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的高等艺术教育机构。建院九十年,历史不长,但它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缩影。三十五年前,马丁先生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率团来到杭州,与中国美院开展有质量的文化交流,揭开了一部漫长的文明对话的历史。三十五年中,不仅有很多旧金山美院的艺术家西行杭州,举办讲学和展览,也有不少中国美院的师生来此学习和进修。中国美术学院此次带来了From To展览和第三届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论坛,在无限的追怀中,反省时代的感受力,审视艺术与教育的使命。”

在开幕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许江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向美国的民众传达“哲匠之道”,即不仅要像工匠一样劳作,潜心学习艺术的语言,还要像哲人一样,对如今的社会、生活和媒介进行充分的思考。

展览以“From/To——艺术教育的90个发问”构成策展线索,回访那些被忽视、曲解的历史征兆,探寻其当代意涵,叩问当代人生活中思想与感受力的困局。以期通过展览与研讨会,形成不同艺术个体生命体验的交错与共同在场,令世人可以重新思考艺术智性与艺术教育的意涵,重新唤起这个资本权力隐形、感受力贫困的时代中艺术行动的使命与潜能。分别在旧金山美术学院切斯特纳街校区以征兆:八个背影、造化I:山水宣言、造化II:心印宇宙和和梅森堡校区以编织:从一到一、行旅:人的山水化、绘画:所视、所绘、所思为结构,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装置、影像、建筑等,四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展出至12月9日。



